鋼鐵鑄造類“散亂污”成督查點從今年8月下旬開始,這輪藍天保衛戰點區域強化督查將針對汾渭平原11個城市開展督查,主要是按去年“2+26”城督查做法,以縣(市、區)為中心,點抓“散亂污”企業整治?!坝绕涫窃摰貐^鋼鐵、鑄造類‘散亂污’企業污染問題,更是本次督查的點?!鄙鷳B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他對經濟觀察網說,去年督查點放在了“2+26”城,而今年將擴展至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,我們會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采取不同的舉措,列出點督查清單。汾渭平原與其它地區情況相對不同,采取措施也不同。
表示,本輪督查還將點排查汾渭平原燃煤清潔替代、小鍋爐淘汰改造、工業企業環保設施安裝、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,秋冬季錯峰生產企業停限產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落實情況,以及工業爐窯、礦山治理、小火電淘汰、揚塵治理及秸桿焚燒等情況。
據他介紹,去年5月份,京津冀及周邊28城所有45米以上的煙囪全部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,并且和環保部聯網。通過聯網數據,我們可隨時看到每個企業的排放情況以及監控設施運行狀況。1532家企業共安裝在線監控設備2935個,實現4小時不間斷監控。“從監控數據來看,鋼鐵企業數量大概占到全部高架源企業10%左右,但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煙塵三項指標排放量均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業三分之壹?!彼寡裕凿撹F行業始終是強化督查的工作點。
今年6月初,隨化解鋼鐵過剩產能、防范“地條鋼”死灰復燃專項抽查行動一組赴山西運城市開展現場抽查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運城市被列進了汾渭平原點督查地區。
6月6日,抽查組在運城市絳縣共現場抽查了鋼鐵、鑄造、鐵合金企業27家,而絳縣全縣涉鋼及鑄造類企業排查總數是32家(包括縣開發區7家)。抽查發現,些企業大部分環保很難達標。抽查組專家表示,很多被抽查企業環保設施不完備,有些還不帶除塵,基本可歸類為小作坊式“散亂污”企業,廠區很小、很臟、很亂。多數企業工業垃圾亂堆亂放,地面灰塵較厚,風一刮到處都是。盡管抽查時企業已被關停,但廠區內仍能聞到刺鼻氣味,企業生產環境比較惡劣。
另外,鑄造企業基本都是用中頻爐或沖天爐融化廢鋼鐵、鐵合金,澆鑄制作鑄件的企業,產品類型包括井蓋、鎖匹、扣件、閥門等,規模都比較小,有的才幾十人。大多分散在村鎮里(僅少部分在縣開發區),且緊挨村民房屋,對周邊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。抽查組的一位負責人說,“絕大多數企業門口連招牌都沒有,這是否在逃避檢查,值得思考。很多企業要么無基本治污設施,要么設施老舊,治理效果堪憂。若按環保標準要求,十有八九都達不了標,而且生產工藝很落后,后續改造難度較大,上一套環保設備至少上百萬元,小老板們很難承擔得起?!?/p>
抽查組認為,目前絳縣涉鋼及鑄造類企業面臨的環保整治形勢嚴峻,環保工作急需加強。山西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對經濟觀察網說,對于鋼鐵、鑄造類“散亂污”企業,不能整改的還是要以關停為主,畢竟這些企業改造升級面臨諸多難題,環保方面也很難過關。